失败固然可怕,但陌生人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如果只是针对个体的仇富,那便落了下乘,说出去不好听。可若是换个角度,以此担心「这个社会疯了」,便显得大有格局了。
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洞察是这样的:
「发现了吗?隔三差五的就会出现网红新鲜事,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小土豆,到天水麻辣烫,再到天津跳水大爷,开封王婆说媒,菏泽南站郭有才等等,每隔一两月都会出现这样的爆款,抖音应该是背后推手!下一个爆款估计也在酝酿中了,像是有策划组织的一样。」
诚哉斯言。
可抖音打的是明牌,大概是不怕这类言之凿凿的逻辑推理。
因为,在我看来,相较于它在国外的镜像产品,抖音主动或被动放弃政治话题以及敏感议题上的「动员能力」,持续捕捉或推动一个人物、地区、文化成为爆款是被允许且足够安全的。
我完全可以进一步说——这是商业公司的本能。
以电视节目为例,分带状节目和块状节目。
《康熙来了》属于带状节目,每天固定时段固定播放。抖音上大大小小的直播间类似于此。
《快乐大本营》属于块状节目,每周固定时段播放一次。抖音上隔三差五冒出来的网红内容类似于此。
有人说不对啊,《快乐大本营》是固定招牌,甚至主持人十来年不带换的,抖音上的网红可不是呢,各领风骚几个月。
别急。
《快乐大本营》是旧媒体传播的产物,无惧审美疲劳。而新媒体时代,你把这些网红看做是抖音打造的「快乐家族」,没有铁打的何炅,但流水的台上人,共同构建起一个「快乐」的内核,这是符合当下看客的审美趣味的(高雅或低俗另论)。
甚至这种「流动性」、「轮流上桌」还规避了单体的道德风险、舆论风险。
一个合格的商业电视台要有带状节目——保证现金流的王牌;
也有块状节目——保证内容的新鲜度,做预期管理,不断刺激受众的欲望。
所以,你若把抖音看做是个商业电视台的话,完全可以理解他们有小杨哥,也有郭有才这种周期性出现的网红。
当你看透商业与娱乐的本质,就不会对流量催生网红及文化现象感到大惊小怪,甚至产生恐慌,你会降低对背后操盘手的道德指控,因为如果你在那个位置,也会这么干。
当「客厅」消失,一个掌握国民剩余时间的超巨商业体,不断制作新节目,是题中之义。
再回到郭有才本身。
以抖音庞大的用户量以及内容创作者来看,一个人爆红的几率非常低。你看到的是它似乎在成批量制造网红,但考虑到庞大的基数,和当年快乐男女生跑出一两个明星的概率差不多的。
控制爆率(抱歉,如果控制存在的话)的核心要义在于——让大众明白踏踏实实干好本质工作才是生活的奥义,咱就别想着天上掉馅饼了。
看到因郭有才火了,菏泽火车站集聚了形形色色的怪人(虹吸效应罢了),便大呼「这个社会疯了」是一种极端流于情绪的表达。人们总是惊呼网红一夜暴富,却又深刻明白自己吃不了这碗饭,哪怕是在户外跳个舞都难为情,但营造集体性的恐慌,有助于解扣自我循规蹈矩的生活。
换句话说,抖音若真是造成了绝大部分民众不思生产,形成主流的自我价值实现取向,上峰岂能坐视不管,经济数据的基本面,和我们比,他们是开了天眼的。
控制了爆率,又让出「动员能力」,还能分散就业压力,还有内容市场淘汰机制兜底,「威胁」自然就不存在了。
坦白讲,如果你像我一样,不会数着甚至关注这个月又有哪个网红爆火了,又真的明白自己的天赋能吃什么饭,那真的是太阳底下无新事,各过各的,非常好。
下一个郭有才是谁?你为什么会关注这些呢?或者说,在我的规劝下,你当个娱乐节目看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