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物流室副主任陆成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国家将“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列为2024年降成本工作的重点,这一决策不仅凸显了物流在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中的战略价值,更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陆成云指出,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中国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高达14.4%,意味着每产生百元GDP,就有14.4元被物流成本所消耗。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不仅可以直接减少企业负担,推动经济增长,更能在深层次上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产业创新,提升实体经济的整体价值创造能力。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对于全国经济具有深远影响。《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物流行业的提质增效将推动行业自身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迈进。通过服务的适配发展、体系的重塑建设以及智慧手段的赋能提升,物流行业将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运作,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物流的提质增效将支持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扩大辐射范围,促进产业链融合,推动业态模式创新。这不仅将提高实体经济的价值链位势,还将培育新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后,物流的提质增效将支持经济循环的高效通畅。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将有助于提高产品供给的质量,使我国产业更加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发现新的增长点。同时,更加高效和适配的物流通道网络将支持我国生产力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形成更加合理的资源要素、市场空间、产业布局结构。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物流行业的挑战,陆成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一是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体系;二是深化物流与产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资源配置深层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提质增效降本,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